国民身体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全民健身工作已超出了体育的单一范畴,成为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共同呵护。近日审议通过,并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全民健身条例,用六章四十八条的篇幅,对我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了制度性、规范化规定,为全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保驾护航。 各司其职
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事业,全民健身活动呈现出质高量频的态势,群众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每4年一届的全省性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幸福江西”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全省运动会群众体育比赛,为全省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但就全省的全民健身活动来看,规模大、影响大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体育部门办的活动。为了调动全社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条例在第二章全民健身活动一章中,除了规定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为全民健身周和体育部门的职责外,对其他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也作了相应规定。
今年“村BA”、“村超”赛事火热出圈,淳朴、热情的赛事风格引发社会大众的火热讨论,以往自发生长并且自成生态的乡村赛事逐渐走入主流视野,体育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作用也逐渐明显。为了推动基层群众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条例第十四条鼓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结合实际举办亲子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和农耕健身大赛、乡村篮球赛、足球赛等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据不久前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受访青少年平均每周参加超过1小时体育锻炼的天数为2.5天,有10%左右的受访青少年从不锻炼身体。为推动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提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配足合格的体育教师,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校内锻炼时间,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幼儿园应当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器材,开展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提倡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引导青少年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和每天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
各负其责,保障全民健身设施完备。
完善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重要手段。目前,我省体育场地数量达17.93万个,人均2.53平方米。但仍落后于全国2.6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并存在场地布局不均衡、种类不丰富等问题,距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仍存在差距。为了推进场地设施建设,条例在第三章全民健身设施中首先明确了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并规定了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和行政村四级的场地设施配备标准,以及居住区全民健身设施配建要求和举措。同时,支持依法利用林业生产用地建设森林步道、登山步道等全民健身设施,利用山地森林、河流峡谷等自然资源建设特色体育公园。鼓励在文化、商业、娱乐、旅游等项目综合开发时,建设全民健身设施。
根据2022年全省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报告,学校体育场地数量占全省体育场地总数的44.87%。这些资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盘活这些校内体育场地资源,是缓解社会体育场地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今年7月,南昌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要求24所局属中小学校的32个校区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能开不开”将被通报批评,该通知一经发布就引发公众热议和广泛称赞。南昌的实践经验充分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为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条例第二十九条要求,学校的体育设施,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同时,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健身设施向公众开放。
2021年6月9日,江西二套《都市现场》栏目发布《南昌抚河公园内,不少健身器材严重损坏,管理缺位了?》的报道,重点反映了健身器材管理维护职责不清、维修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条例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对不同产权属性的场地设施在管理维护职责方面进行了明确。
各守其位,推动全民健身高效安全。
如何服务好、保障好全民健身事业,是各级政府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以什么样的方式服务开展全民健身的主体,以什么样的形式保障全民健身主体开展活动,条例从服务样式、人才培养、协同促进和经费安全保障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条例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在服务方式上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主管部门建立本级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机制。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运动项目普及培训等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引导自治性体育组织建设。
条例还特别就市场经济环境下,开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全民健身活动作出规定。鼓励和支持全民健身与科技、教育、文化、养老、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与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创新全民健身消费产品,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促进健身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鼓励大型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或者运动医学科,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推行体卫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鼓励体质监测与健康体检相结合,推动公民体质监测点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作用。
据统计,仅2022年,“全民健身·幸福江西”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就开展了2500余场。如此大量的全民健身活动,保障必要的经费,巩牢安全底线是非常必要的。对此,条例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作了相应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与全民健身需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与应急保障机制。体育、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举办高危险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应当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举办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应当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因发生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应适时中止,确保全民健身活动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