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与党委同心、与法治同轨、与“一府一委两院”同力、与代表同行”的“四同”工作理念,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与党委同心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努力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在深学深悟中强化紧跟核心的政治自觉,严格落实每会必学制度,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科学内涵,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在对标对表中强化紧贴民心的思想自觉,对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要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环节、全过程,切实扛起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担当。
在笃信笃行中强化紧扣中心的行动自觉。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聚焦县委“三三”战略目标,找准人大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严格执行向县委请示报告等制度,始终秉持“县委交办任务坚决照做、重点工作请示再做”的理念,做到与县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力高效开展。
与法治同轨始终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
围绕“依法治县”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努力建设高质量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自2023年5月被确定为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五个统一、三个分类、四个结合”,从规范化工作、分类管理、协同工作等三个方面,助推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全面构建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使之成为群众全过程参与法治建设、全方位展现人民民主的阵地。
促进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坚持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对种子法、江西省养老服务条例、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多部法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 全面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开展“巡回审判走进代表联络站”活动,组织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和人民群众“零距离”旁听庭审,促进审判质量提升,推进司法公正。不断加强宪法法律宣传教育,以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八五”普法决议为抓手,以宪法主题公园等为载体,强化普法宣传,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与“一府一委两院”同力切实增强监督质效
紧扣发展实际需要、紧贴群众呼声期盼,瞄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精准发力,推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权、高效履职。
“开门式”纳谏体现民生温度。通过视察调研、座谈交流、“数字人大”网络征集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征求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及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使人大履职更加贴近中心工作、更加符合人民意愿。
“组合式”监督力促问题解决。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环保问题,结合专题调研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通过“专题调研+专题询问”“代表视察+专题询问”等方式,变“小组合拳”为“大组合拳”,对芦溪环保行-山口岩水库水源保护地工作进行专项监督,分管副县长和20个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场接受询问,以“一问一答+满意度测评”的方式,推动政府多管齐下“增蓝天、保清水、护净土”。
“闭环式”监督提升监督实效。以推进审议意见办理落实为抓手,建立完善“立项、交办、承办、督办、评价和销号”监督模式,对年初制定的监督工作计划,全部实行闭环跟踪管理,确保审议意见落地落实,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监督产生的实效。
与代表同行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
筑牢联系群众的平台载体。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结合“星级创评”工作,对全县40个线下12个线上代表联络站提质升级。积极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与基层立法点建设相融合,加强代表履职平台信息化建设,依托江西数字人大平台,积极构建“实体+网上+掌上”三位一体的代表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数字化技术与人大履职行权深度融合,打造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平台和载体。
搭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深入落实“双联系”制度,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机关分别固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一府一委两院”进站活动,实现“全覆盖”,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全县900余名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履职、接待选民,让人民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做深做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出台《关于全面推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指导意见》,形成“群众建议、代表票决、政府办理、人大督评”的“闭环”工作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以代表为桥梁和纽带,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今年以来,共票决出道路拓宽工程、农贸市场改造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项目40余件,并通过“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实效”全过程跟踪监督,推动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