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文化事业提出殷切希望。为助推芦溪县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助力南坑镇文化事业,南坑镇人大代表在行动。
加强文化阵地改造,提升公共服务力。南坑镇文化基础非常薄弱,南坑镇人大副主席牵头带领镇人大主席团先后多次组织代表们深入走访各村,实地查看各村文化阵地具体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代表们也围绕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向政府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最终镇党委政府下决心对全镇19个村(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提升进行了全面铺开。一是按文化示范区创建标准“5+N”,新改造提升了村文化服务中心,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服务室、教育培训室等功能室,统一悬挂了标志标牌,添置各类活动器材。二是突破固有阵地,将辖区内可利用的公共场所及新农村建设点,变为文化阵地,结合体育线上的资源,丰富健身器材,目前南坑镇共有文体小广场19处,可供群众休闲锻炼身体。三是抓好数字化建设,推进各村配电脑、通网络,办理读者卡,让借阅流程在网上操作,实现南坑镇图书可以在县内跨区域通借通还,实现智能服务。
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扩大群众参与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激发群众参与文化事业的内生动力。一是调动辖区内人大代表的积极性,让人大代表不断扩充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和文艺爱好者的队伍,目前每村建立了文化志愿服务队,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并有不少于3支的业余文艺团队,文艺团队有广场舞队、腰鼓队、傩舞队、太极拳队及文联等形式多样的。二是抓好基层电影放映工作,确保送戏下乡活动到每村,建立好每村人大代表责任管理制度,按时上报,让每个村的村民都能享受到文化食粮。三是积极组织好广场舞比赛,通过邀请专业的老师提供广场舞的免费指导,在文体广场加强排练,吸引更多文艺爱好者加入到文化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活跃了文化氛围,杜绝了赌博等不文明行为,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文化示范区工作以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提高群众满意率。大力弘扬代表文化和乡贤文化,推进文化示范区创建。一是组织各村人大代表、文化志愿者实地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宣传创建知识,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督促各村制作并宣传两法、示范区创建活动掠影、创建知识和村规民约。同时在醒目位置悬挂了文化示范区创建横幅。三是深入挖掘宣传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典型品牌,尤其是发挥引领作用的人大代表,以宣传促创建。四是定期将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的理念通过微信公众号专栏进行公布,多措施提高群众对示范区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我当代表为人民”,南坑镇人大代表将坚持为民的初心,继续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创建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