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抓手,自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芦溪县银河镇人大积极履职尽责,建立健全就业扶贫新机制,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造血”能力,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
对“症”下药搅动思想。针对部分贫困劳动力等、靠、要的思想,该镇人大建议帮扶干部对贫困劳动力做好引导工作,从思想上转变贫困劳动力的择业和就业观念,使他们从固有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树立起积极的就业、择业观念。紫溪村村民辛永生以前总觉得要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才是出路,忽略了自身年龄偏大、学历又不高的现实,帮扶干部多次走访、谈心谈话,让他打消只找“铁饭碗”的念头,在家门口承包了3亩地,种上大棚蔬菜,一年的收入达到5万元,真真切切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丰厚回报,成为了脱贫示范户。
因人施“策”培养技能。镇人大深入开展就业扶贫调研,组织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结对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贫困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年龄、素质结构和培训、就业需求等各类基本信息,建立贫困劳动力各类基础台账,并根据劳动者培训需求和求职意向,采取“一户一策,专人专策”的办法,分类实施就业帮扶指导计划。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以家政服务、月嫂、种植养殖等为主要培训项目,与县人社局人才培训股对接,进行免费培训,帮助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实现素质就业。敖家坊村贫困户杨琴参加电子技术培训后,成功地进入位于芦溪县工业园区的萍乡朗技科技有限公司工作。2019年,银河镇组织贫困人员开展了为期10天的月嫂培训班、为期8天的电商培训班、近100名贫困人员参加的种植养殖培训班等,有力提高贫困人员的就业能力。
牵线搭桥扶助就业。银河镇人大积极与用工企业、农民合作化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对接,倡导他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献出爱心,参与扶贫工作,鼓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加强与县就业局对接,积极联系争取政府购买的农村保洁、公路养护、河道清理等公益性岗位或扶贫专岗,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京竹村贫困户曾秀华在村扶贫专岗做保洁员,每年有近4000元的收入,弥补家庭开支的缺口。2019年,银河镇劳保所共为贫困劳动力争取到115个扶贫专岗,申报了萍乡市百益菊花有限公司、银河海天电子有限公司、伍玖诚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家扶贫车间,吸纳27名贫困户就业。
摸清底数强化服务。镇人大全力做好贫困劳动力的务工服务工作,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摸底调查,摸清全镇贫困劳动力返乡情况、返岗情况和外出务工意向,建立台帐,做到“四摸清”,即:务工意向清、行业工种清、外出时间清、联系方式清。邓家田村贫困户邓高连一直抚养着3个孙女,生活困苦。孙女邓会英初中毕业后苦于一直找不到工作,人大代表王剑锋通过向在外创业务工人士咨询,推荐邓会英到深圳一家电子厂务工,每年带回3万元以上的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状况。全镇贫困劳动力共有726人,通过各种方式的帮扶介绍就业55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91人,并成功地为外出务工人员申请到了交通补贴,补贴到位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