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人大代表、江西江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青莲
金秋十月,大山深处的芦溪县王源村,满眼绿油油的茶树如绿色的绒毯,铺满了山岭,蔚为壮观。清风吹过,山川田野上四处都弥漫着茶叶的清香。
在山坡的茶树丛中,隐约可以看到有不少头戴尖顶竹笠的人在锄草。“现在这季节不能再采摘茶叶了,得把茶林中的杂草除净,免得它们与茶树争夺养分。那些在劳动的茶农就是当地的贫困户。”讲到这,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江西江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青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心系民众,责任扛肩,兑现代表的庄严承诺
王源村是芦溪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全村依山傍水、空气清晰、环境优美,全年绿水长流,是绿色的自然走廊和天然氧吧。但该村多山林少耕地,全村山林面积有5万亩左右,耕地面积却仅有1000多亩。由于山多地少,林业经济不发达,又无别的经济来源,全村发展源动力不足,经济滞后,贫困户众多。
“作为芦溪本土企业,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王源村的困境,江青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帮助王源村和贫困村民脱贫致富,2012年到2013年,江莲实业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王源村承包了1000多亩山地,把茶叶作为主要扶贫产业,着力打造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业产业链条。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2015年,江莲实业公司再次在王源村承租1000多亩山地用于茶叶种植,针对王源村的实际,这一次,公司主动把当地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积极带动他们共同创业。不但免费给提供茶树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还与他们签订了茶叶保底收购合同。
“我家世代务农,虽然以前没种过茶树,但江莲实业公司专门给我们派了技术员指导,我就不信种不好这茶树。”贫困户何云是村里第一个与江莲实业公司签订种植协议的人。“我家4口人,2015年春上种了6亩茶树,我又在茶场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我家一年就脱贫了。2016年,我家的茶叶采摘了100多斤,公司按照鲜叶品质分别以50元和85元的保底价收购,我家一下子就拿到了7000多元。还有,2015年和2016年公司都给我们分了红利,每年有1000元呢。”谈到种茶,何云的脸上充满了喜悦与憧憬。
据统计,通过种植茶叶,王源村目前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已经有3户,其余一般贫困户脱贫的多达30多户。
“我们还要在更大范围内谋求更大的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江莲实业公司还把与王源村类似的芦溪镇高楼村、万龙山乡槽下村等地全部纳入产业扶贫范围。2015年芦溪镇政府将江莲实业公司的茶叶种植项目列为产业扶贫的示范项目,公司与高楼村的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镇里以每户2000元的产业扶贫基金入股到项目的发展中去,签订入股协议,江莲实业公司从茶叶基地中划出100亩作为贫困户合作运营的示范基地,由公司负责发展经营,每年进行利润分红。2015年9月27日,当芦溪镇高楼村村民王成在《“武功一叶”茶叶种植产业脱贫项目贫困户投资参股协议》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仅从此成为了江莲实业公司产业脱贫基地的一名“股东”,而且在短短4个月后的2016年1月,就拿到了1000元的分红,到2017年1月13日,他又一次拿到了江莲公司实业支付的1000元分红。据悉,所有入股的贫困户不但每年可以拿到分红,5年后还可以返还2000元的本金。另外,公司还提供食宿条件,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8名贫困户留在茶场务工,月收入1800元以上,让他们实现就业脱贫。在茶场上班的贫困户易斌拿着1000元分红金激动地说道,“感谢政府,感谢江莲实业,让我们不用拿出一分钱就能成为公司的股东,还可以在公司上班就业,每月都有收入,真的为我们贫困户想得实在。”
“我们的目标是在2017年到2018年底之前,王源村剩下的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的目标。”采访中,江青莲信心十足地告诉笔者。“我们不光是要帮助王源村和高楼村、槽下村的全部贫困人口脱贫,我们还要在更大范围内谋求更大的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
内外兼修 不忘初心彰显代表的时代性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江莲实业公司现在已经建立了10个生态有机茶扶贫示范基地,在项目区3个乡镇25个村,实施“四个统一”,即统一免费送种苗、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的“订单农业”扶贫机制。2017年,公司又启动了高山有机茶生产休闲一体化项目,根据项目规划,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2万亩茶树基地的规模。目前,采取“公司+农户入股”的发展模式,在芦溪县张佳坊、万龙山等5个乡镇35个村实施。核心茶叶种植基地规模2000亩,由公司无偿给农户提供茶苗种植和茶叶采摘技术,并与农户签订合同负责鲜茶的收购,村民种植可参与多次分红,预计3年后村民每亩茶地可收入8000元,可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330户1100多人,同时还可以解决2000余名妇女的就业问题。
“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山区,他们唯一拥有的资源可能就是土地了,我认为,种植茶叶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扶贫平台,适合大面积推广。我们公司利用贫困户的土地发展茶叶种植业,做大做强茶叶品牌,而他们不仅可以利用土地参股分红,还可以就近就业获得收入,可以说是双赢。”江青莲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普遍缺少技能,文化水平低下,为此,我们还特别为他们制定了培训计划,已经好几次把他们邀请到公司,由公司请来的国家级评茶师为他们免费举办‘脱贫技术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茶叶种植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以后,就算他们不与公司合作了,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种植茶叶赚钱。”
联系选民,认真履职,履行代表的神圣职责
“自己富裕了不算富,群众都富了才算富。”作为省人大代表的江青莲经常说:“我自己也是从一贫如洗的时候开始创业,一步步发展到了今天。现在我创业成功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家乡父老一起致富。”在江青莲眼中,人大代表不仅仅象征荣誉、信任,更承载着责任、期盼与重托。她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2012年走访调研中,她发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许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养老没有保障。于是,她在县“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建议,引起芦溪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芦溪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从此,全县60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按月发放养老金,让很多担心土地被征用生活没着落的农民享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
不仅如此,江青莲还时刻关注脱贫攻坚工作,想着贫困群众。在省“两会”上,她畅所欲言,结合所思所想所行就扶贫工作敞开心扉建言献策。她站在全市茶产业的高度,发现萍乡全市的茶场面积有2万多亩,但基地分散,缺少茶叶龙头企业,通过调研摸底,她精心准备了建议,建议省政府将萍乡茶产业纳入江西省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扶持萍乡茶产业的发展。建议很快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武功一叶”茶叶一举成为萍乡对接中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首选产品之一,为扶贫攻坚创下了扎实的根基。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凝聚各方合力,汇聚磅礴力量。农村哺育城市,城市不忘乡愁,在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中,以江青莲为代表的人大代表们正在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号召,融入省市人大“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代表诗篇,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